[“冷空气”来袭!纺织市场“强心剂”来了?]
发布日期:[2024/9/24] 共阅[289]次

据央视新闻报道,9月20日至22日,我国中东部地区迎立秋以来首场较强冷空气过程。本轮冷空气影响范围广,或陆续影响南北方超24个省区市。不仅将给北方地区带来风、雨、降温“三件套”,还会削弱南方地区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。


专家介绍,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剧烈,降温后中东部气温将普遍创下今年立秋以来新低,并直接推动华北、黄淮等地入秋进程。


纺织作为一个“靠天吃饭”的行业,景气程度与温度息息相关,天气降温后,或许能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。


谨慎的9月市场


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9月以后的纺织市场,最贴切的应该是“谨慎”,客户下单谨慎,贸易商备货谨慎,织造企业购买原料也谨慎。


当然纺织人的谨慎并不是无的放矢,现阶段的纺织市场与过去已经有了不小的区别。


早先的纺织市场属于卖方市场,订单利润丰厚,市场信息流通缓慢,客户最难的是找到正确靠谱的货源;但近几年,信息差随着数字新媒体等渠道的发展被不断抹平,织造产能不断增长,客户想找到靠谱的货源比过去容易了不少,纺织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,企业以薄利多销为主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纺企的抗风险能力。


此外,在本轮美联储金融周期中,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,订单风险变大,因此企业在下单接单时才会变得愈发谨慎,而上下游的谨慎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往年提前备货的周期。


但即使如此,旺季市场惯性的刚需也带动了市场的走货。


以需求促订单


去年11月,多股冷空气接连登场,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首轮寒潮天气。从短袖到秋衣秋裤羽绒服,很多人体验了一把“冷暖大逆转”。


降温之下,各地羽绒服销售极速回暖,成为市场的热销商品。盛泽作为羽绒服面料的生产基地之一,也体验到了销量的回升,甚至有些面料被抢空,如春亚纺、尼丝纺、塔丝隆、胆布等里面料都表现突出。胆布真的可以说是卖疯了,价格涨幅超50%,引爆了一大波行情,可以算是以终端需求促进上游生产的典型案例。


今年9月以后,纺织市场表现得谨慎,其中最重要的因素,就是在如今的市场中,变量太多,定量太少,而纺织企业因为普遍风险厌恶,变得求稳,谨慎。


这时,预期变量太多,用它来推动订单的效果有限,那就改用定量的需求来推进订单。随着时间推移,天气转凉,终端消费者的需求逐步反馈到产业链上游,越来越多的需求逐步确定下来,以销促产,逐步改善市场的信心。


声明:本文的内容、模板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,联系删除。


相关关键词:
信息反馈
版权所有 广东省清远市毅通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中国丙纶网 粤ICP备18054673号-1
如果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或者图片或字体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网站负责人进行删除
联系人:薛小姐 138 6101 6292,付小姐 153 1256 7839